Airing

Airing

哲学系学生 / 小学教师 / 程序员,个人网站: ursb.me
github
email
zhihu
medium
tg_channel
twitter_id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在正式开始分析之前,我先谈谈一年前我第一次读这本小说时的感受吧!初读这本书时,我觉得松子是一个蠢得无可救药却又总自以为是的傻女人,一次又一次的转机,自己没有把握住,甚至有时还选了所有选择中最差的那个选项。至少,那时的我,既无法理解、也无法代入,只能报以可怜。小说结尾,她明明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光明,却有些戏谑地被不良少年打死,那时的我,甚至认为这个情节设定是来自作者的讽刺。

有人说这是性格决定命运,也有人会分析松子的一生本该如何选择会过得更好。我没有细究,放过了它。松子觉得自己没被人理解,也确实她一生中从没被人理解过,甚至写成小说之后,我作为读者仍然无法理解她。或许,这就是 “被嫌弃” 的含义吧。

重读之后,我不敢说自己确实理解了松子,但是这一次,我用心去体验了她的人生。想了很多,想分享的点也比较零碎,但是归纳一下,可以从两个角度同时结合影片和原著来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第一个想分享的点,关于 “讨好型人格”。你对心理学了解的更多一些,这个话题你会更有想法,这里我先简单说说我的想法。

松子的讨好型人格的形成来自于原生家庭,这在原著和影片里都有呈现。其中,影片呈现地更为直观,尤其是影片中添加的那个丑角式的鬼脸,为了讨爸爸开心而形成的条件反射,更能解释松子每次做出 “傻” 选择的直接原因。否则很容易就像我第一次读原著那样,完全无法理解松子在修学旅行时为什么会那么做。但是不知你有没有留意到,自从彻也死后,松子就没有再过这个鬼脸了。

说到彻也,我对这个角色印象很深。第一次读到他时,也是无法理解松子为什么要爱的如此卑微也要和这个家暴男在一起。但如果结合 “讨好型人格” 来看,就很容易解释的通。对于松子来说,即便这是畸形的爱,这也是她想要追寻的,因为只有和彻也在一起,她才有被需要感。她渴望被人需要被人爱,所以才不惜一切,即便卑微地要去当浴池女郎,也想要和他在一起。在被家暴时,她想到的居然不是委屈、不是愤怒、不是悲伤,而是看到了彻夜袜子上破掉的洞,想要替他补上。电影中两次拍了破袜子特写的镜头,虽然没有明示,但已然把原著中松子那时的心理描写呈现了出来。所以相较于原著而言,电影确实少了许多细节和心理描写,但是影片以诙谐喜剧的方式讲述了这个悲剧故事,以童话的方式讲述着辛酸的故事,让观众看着不会那么压抑。在读书时,场景的细节和松子的心理描写,着实让我感受到悲剧的无比压抑,不知你如何感觉?

另外,应该是国内引进的原因,影片删减了松子当头牌时和绫乃和赤木的戏份,剧情在和冈野分开后直接就到刀杀了小野寺,可能会让观众莫名其妙。但我觉得,松子活的最像自己也是活的最好的时候,正是她当头牌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松子基本上是为了自己而活,所以那也是松子最有人格魅力的时候。除此之外的松子,都是为了他人而活。松子的讨好型人格有些极端,这使得她一直在付出,她的爱太满了,爱得太用力,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身心完全交付。

影片里加了一句原著里没有话,这是一句明日香的留言 ——“人的价值,不在于得到多少,而在于付出多少”。这句话也深深影响了阿笙,可见中岛哲也对松子的讨好型人格,是报以肯定态度的。我个人觉得讨好性人格确实没有问题,但爱他人之前首先应该爱自己,这样你才值得被爱。我肯定付出的无上价值,但自爱并不是自私自利,如同原著中神父的那句话,心中的爱到满溢才能反哺世人。说到这里,Max 的那块刻有 “Love yourself first” 字样的巧克力让我记忆犹新,所以再次安利你看看《Mary and Max》哈。

但即便是讨好型人格,松子也犯了一个她自己一生也无法原谅的错误,那就是狠狠地伤害了喜欢自己的妹妹。所幸,影片的最后,她能够和妹妹和解,为她梳理头发,放下心魔,面向阳光。这也是松子得到的,唯一的救赎吧。虽然她只得到了这一次救赎,但是她却成为了龙洋一心中的神、成为了阿笙的憧憬,甚至是成为了万千读者和观众们的救赎。就算松子什么都没有,只剩下爱的能力,她依然是神一样的存在。

在原著中,松子杀了小野寺被捕之后,有一个章节专门放了《法院判决书》的内容,详细总结了之前的剧情和松子的原生家庭,最后写到松子 "以自我为中心,任意而为,目光短浅地建立人际关系,被告的性格缺陷乃是主要因素,可以说是自作自受,种种行为难以理解……"。没错,我第一次读到这里甚至觉得很庆幸自己的想法和作者相同。但现在看来,这份判决书其实并不是作者的真实想法,语气极其冷冰冰,就好像是在描述冷漠的世俗眼光,如同我一般世俗的眼光,因此这份判决很让人信服,而忽略了作者的寓言笔法。

性格缺陷不是理由,选择无法理解不是重点。生活是自己的,每个人都会在选择时做出自己认为对的选择,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这才是自己的人生。松子是个极度缺爱的人,所以她才会一直一直一直毫无保留地付出,做出旁人无法理解的选择,只为求得一丝丝温暖。她自始至终都怀着这个希望,直至人生终点。

所以,第二个和你想分享的是,关于 “希望”—— 关于松子的希望与她的一生。

人的一生充满了许多苦难,生命中的悲伤远远超过了欢乐。在影片的前半段中,松子说过三次 “我觉得我的人生完蛋了”,第一次是被学校开除,第二次是彻也自杀的那晚,第三次是亲手杀死小野寺之后。可是这一次次生命般的重创,都没有完全击垮松子。有人说彻也死后她做冈野的情妇是堕落;有人说和冈野分开后去做浴室女郎是堕落;也有人说杀了小野寺变成了杀人犯是堕落;还有人说整天躺在垃圾堆里酗酒度日是堕落。但是松子被学校开除之后,她遇到了彻也,获得了被需要感,并未堕落;彻也死后她去超市打工,发现了自己的才能,获得了满足感,并未自暴自弃;做浴室女郎时也没有完全地让自己堕落下去,而是不断存钱规划未来;甚至杀人入狱,也坚持每天锻炼身体,刻苦学美发,仅仅是为了那仅相处过一个月、已然忘记容貌的岛津,希望能出狱后与他度过平凡的余生。

每一次,每一次,不断地,不断地,遭遇苦难。但是松子,每一次,每一次,都能抓住心里那一丝丝希望,怀着名为希望的生存本能,宛若救命稻草一般,怀揣希望,面对现实。尽管我们从上帝视角来看,松子的境遇已经无比悲惨了,已经 “无药可救” 了,但是作为自己生活主角的她,却从未被真正击垮过。即便被深爱的龙洋一再三伤害,即便已经说了不再相信任何人了,即便对自己的身体已经自暴自弃了,但她最终还是能和过去的自己和解。

这种精神,我们通常或许可以称为坚韧。但是在松子这里,我愿意称之为勇敢。直面这个世界的苦难,亲身经历苦难而满怀希望,并不是一种坚韧,而是一种勇敢。松子的一生,是追求的一生,也是遗憾的一生,可以说是失败的一生,但却是认真活过的一生。影片结尾的大合唱也恰恰说明了,这并不仅仅是松子的一生,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人生是一部无人指挥的交响乐,自创自演,并在不同的社会遭遇和生活历程中一再地自我协调,弹奏出每个人不同的命运,演播成充满悲喜交织的无数千变万化的生命故事。

只要认真活过,那一切就都足够了。祝你也可以满怀希望的、认真度过这一生。

加载中...
此文章数据所有权由区块链加密技术和智能合约保障仅归创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