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ing

Airing

哲学系学生 / 小学教师 / 程序员,个人网站: ursb.me
github
email
zhihu
medium
tg_channel
twitter_id

如何有效沟通——从《齐物论》立场问题切入

本文从李巍老师的论文《立场问题与齐物主旨 —— 被忽视的庄子 “因是” 说》 切入,展开立场问题,分析沟通中涉及到的态度与判断,借助推理阶梯模型,寻求有效沟通达成共识的方法。

《齐物论》中的立场问题#

“齐” 并非《齐物论》的文本语,而是解释语(是后人添加的标题)。《齐物论》的主旨是讨论立场问题,讲的是 “因是”。文本中最能表达立场问题的一段话为:”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我们一句句拆开来看。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

何为” 是非 “,这句话里关于” 是非 “的理解需要结合《庄子・南华》来分析:“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

这里庄子谈论 “是非”,其重点并不在某种性质或内涵本身,而是 “有是非” 的根源,即 “成心”。按 Hansen 所说,“成心” 相当于解释学意义的偏见 (prejudice),也就是人们在从事观察与言说前已先行具有的立场。

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对象问题取决于我们的立场,圣人即便不存在特定的个人立场,但也” 照之于天 “,仍然存在立场。因此,所有人都会受到立场的限制,不可摆脱。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是与非都是无穷无尽的,因此「莫若以明」(” 最好选择明智 “)强调的是在坚持自己立场时,也要洞见到异已的立场并包容。即,我们要开放立场,只坚持从一个视角去看待事物是不明智的。

庄子在提出” 因是 “的宗旨,是要通过反思” 人有立场 “这个普遍事态,揭示争议的根源与应对的办法;其实质,则是以道论(” 以道观之 “)的观点化解物论(” 以物观之 “)的分歧,表明最理想的” 因是 “即因循于” 道 “。

态度与判断:我们该讨论什么?#

评价是对客体与主体之间关系的描述,是客体在主体视角里的状态,是一种价值判断。具体而言,我们日常沟通中涉及到的评价用语可以分为态度与判断。其中,态度是一种纯粹的主观情感的表述,而判断是一种更加切近客观性价值评价。

沟通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混淆态度与判断。因为判断是可以讨论的,但是态度无需讨论,也不能讨论。讨论的目的是达成共识,求同存异。因此不要掺杂态度,否则容易各说各话甚至产生矛盾。

那么有哪些争执是可以通过讨论达成共识的呢?

我们可以把讨论的问题划分为有共识的和无共识两个区域,对于有共识的部分我们不会产生争执,关键点在于关注无共识的部分。

对于无共识的部分,我们可以划分成客观可证实与主观不可证实,后者偏向于是态度评价,在讨论的对象里我们需要摒弃它,而去关注那些客观可以证实的内容

另外,在生活里面很多人会这么说话:

  • 这部电影好垃圾啊,我看了半小时完全不知道导演到底想拍什么。
  • 这本书很烂不要看,我看了不到一半就放弃了,实在没有什么意思。
  • 这个密室的主题不怎么样,别去,我之前玩过一次,体验非常差。

这样说话都是不对的,因为它们表达的都是主体自身的体验或主观感受,应该直接表达态度,而不是用态度去作为判断。我们可以说” 我喜欢这部电影 “、” 我讨厌这本书 “,而不是说” 这部电影好 “或” 这本书不好 “。

其次,我们对万物的普遍判断,都会受到立场的限制。如《庄子・秋水》所论:” 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因其 X,对万物做出了 X 的判断。

无论如何,我们都会受到立场的限制,那么受到立场限制的我们就不能做出判断了么?并非如此,而是要求我们做出判断的时候尽可能寻求更高立场,即判断的标准尽量普适。例如一部电影可以从镜头语言、人物塑造、剧情张力等角度去进行评价,但如果单纯说” 因为它好看,所以它是一部好电影 “,那么就不太合适。

因此,我们应该讨论的内容是判断中双方的主要论点,讨论中不要掺杂态度,由此进行的讨论才是有效沟通,才有可能达成共识

推理阶梯:认知的局限性#

回过头来我们再结合立场问题看看认知局限性。

L 先生的课程中提到了一个推理阶梯模型,如下图所示,

image

「真实世界」的全貌我们不可知,正如现象学关注的内容唯有现象,因为我们对事物 “本质” 不可能有任何把握,我们的理性的唯一对象无非就是现象,能够或者必须研究的唯有现象而已。我们只能「观测」到自己所能观测到的现象,大脑会对这些我们观测到的现象做有「选择」的接受。之后尝试对接收到的现象做出「解释」,对解释(图尔敏论证中的前提)提出「假设」(图尔敏论证中的骨架),之后根据解释和假设得出「结论」。最后基于我们的「信念」(或者说立场),做出决策和采取「行动」。

这个模型我们也可以结合《齐物论》来看。

正如《齐物论》中” 自彼则不见,自知(成心 / 立场)则知之 “,只有从立场出发,我们才能对事物有所把握。

但” 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曰:何也?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也就是说,若坚持自己的立场,则产生 “分”,从而产生立场的封闭,则导致了自我限制与自我约束。

因此去找出自己的立场,去突破它,这样我们才能够从更高维度、更多角度、更客观中立地去看待问题。

正如我在以前一篇文章《光・遇》之 “禅”中写到的那样:能够被我们把握到的只是个体的特征,具体的个体则无法把握。所谓 “逻辑”,就是一个对象在一个概念之下,我们将对象分为性质和个体,例如:Fa: 孔子是哲学家。那么这个命题中的 a 即是个体常元,表示孔子;而 F 即谓词,描述某个个体是一个哲学家。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具体的个体我们无法把握,在所有的艺术表现中,我们把握到的仅仅是某个个体的特征。而我们心中一个概念的形成,就是由这些个无数视域融合后的结果。而我们的立足点越高,自身的历史视野、文化视野就越是开阔,越能够按照大和小、远和近去正确评价视野所及的范围内一切事物的意义。

基于推理阶梯模型,我们在沟通中可能存在两种问题:

  1. 讨论和交流的时候站在梯子的最顶端向别人投掷结论发动攻击。这样只会导致双方自说自话,重复和强调自己的观点,不利于解决争端达成共识。
  2. 对自己的结论迷之自信。因此忽视了梯子底部的步骤,从而沉浸并限制在自己立场里,听不进别人的话,也看不到那些对他不利的证据。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破除立场、达成有效沟通?

有效沟通:抛下立场,寻求共识#

首先要明确的是沟通和讨论的终极目的,永远不是为了区分胜负,而是为了更接近真相。一切讨论的核心,都必须围绕共识;一切讨论的目的,也是达到共识。可能我们无法完全认识真相,那么关键点就在于寻求双方之间的共识,从而扩展自己的视野、获取新的角度,让自己能够站在更高维度去尽可能洞悉问题本质。

共识:不仅仅是「我们都知道」,而且是「我们都知道对方知道」。前者是常识,后者才是共识。具体内涵可以看看扩展阅读中的《认知的冰山》

结合《认知的冰山》一文,这里稍微总结了一下可以帮助我们破除立场、寻求共识、达成有效沟通的几个建议:

一,明确双方讨论的概念

在开始沟通之前,先定义一下,要讨论的问题是什么。避免讨论议题有失偏颇或者交流双方不在一个频道上。也可以通过复述对方的话,以确认双方是否理解一致。

二,明确有效沟通的范围

第二节中我们说到了有效沟通的范围是无共识的客观可证实的范围,而对于对方的态度我们无需讨论,也不能评价。因此我们需要弄清楚双方在哪里一步存在分歧,并寻求共识或妥协。

三,沟通中观点多采取描述性的判断,而非态度评价

我们在短短的讨论中无法改变他人的态度,要认识到人生经历的丰富性和自身认知的局限性,因此要尽可能地理解别人的态度,也要理解别人可能有不同的推理阶梯,故而可能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抛出态度评价对有效沟通没有意义。

四,从自身观点出发,意识自己可能犯错,审问自己的思路

意识到自己存在推理阶梯的局限性,审问自己推理阶梯的每一步是否有遗漏之处,从观测到行动,解释每一步的想法,澄清自己的思绪。同时也要不断审问自己是否有其他的可能性。

五,从对方观点出发,帮助对方梳理思路,审视自己的不足

帮助对方从最终的行动一步步倒退,弄清对方思考和推理过程,排查推理过程中是否存在漏洞,同时审问对方的论据来源和可靠性。此外,我们还需要参考对方的思路,审视自己的思考是否存在不足。

最后,无论何时,都要告诫自己持有一颗包容、谦卑之心去交流。

扩展阅读:

加载中...
此文章数据所有权由区块链加密技术和智能合约保障仅归创作者所有。